專家視野
李醒民:科學文化的特性
科學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各種亞文化之一,不用說具有人類文化的共性??茖W文化又有不同于其他亞文化之處,具有自己獨有的個性,或具有與其他文化相較顯得特別突出的性質。
(一)科學文化的對象和內容是實在的而非虛幻的。科學文化面對的對象是自然界(以及社會和人的某些方面),它們都是現(xiàn)實存在的即實在的,不管這樣的實在是實體還是關系??茖W文化的內容盡管有某種約定的甚至虛構的成分,但是由于其外部實在的強制,以及客觀而嚴格的方法的約束,加之公開的批評和多元競爭的格局,所以科學知識不可能天馬行空,基于其上的思想、精神、心態(tài)當然也不會成為虛無縹緲的東西。
?。ǘ┛茖W文化是最有效的研究真實世界的途徑和知識生產(chǎn)的理想形態(tài),是富有啟發(fā)性的文化。在人類所有文化的知識體系中,無論就其系統(tǒng)性和嚴密性而言,還是就其量的多少和質的精粹而言,科學文化的知識體系無疑獨占鰲頭。
?。ㄈ┆殑?chuàng)性是科學文化的獨特要求和鮮明標識。獨創(chuàng)性使科學文化區(qū)別于重復的物質生產(chǎn)文化,也區(qū)別于有價值的和可復制的精神生產(chǎn)文化。獨創(chuàng)性是科學文化的重要標志。在科學文化中,只有世界冠軍或世界第一,沒有世界亞軍和世界第二。因此,科學家和科學共同體都十分重視優(yōu)先權。
?。ㄋ模┛茖W文化是尤為強烈的理性的和實證的文化。史前時期和前科學時期的各種文化也具有某些理性的和經(jīng)驗的特征,但卻顯得特別薄弱或不甚突出。在科學文化出現(xiàn)之后,同時代的其他亞文化雖然有長足的發(fā)展,但是與科學文化相比,其理性和實證的成分顯然要遜色得多??茖W強烈地受到理性和經(jīng)驗的制約;科學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是以經(jīng)驗實證為根基,以純粹理性為先導,理性和實證成為科學文化的鮮明標識。
(五)懷疑和批判是科學文化的生命,也是科學文化發(fā)展的內在動力??茖W公開讓人懷疑和批判,科學文化內部的懷疑和批判對于科學發(fā)展和進步來說是生死攸關的。懷疑和批判是摧毀舊科學觀念的破壞性力量,也是建設性的力量。懷疑是迷信的清洗劑,批判是教條的解毒藥。在科學文化中,作為懷疑和批判主體的科學家不光是懷疑和批判他人的或共同體的已有觀念,也自我懷疑和自我批判——這是抑制草率的或有缺陷的科學產(chǎn)物出籠的有效工具,這對于科學的健康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在許多情況下,科學家和科學共同體并不是自以為是,而是自以為非。
(六)科學文化具有普遍性、公有性和共享性。各種宗教、民俗和藝術門類(文學、音樂、繪畫、戲劇等)的人文文化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從實質內容到表現(xiàn)形式,可謂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茖W文化盡管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及初級階段多少帶有一些地方特點和個人色彩,但是經(jīng)過科學共同體的充分交流和再加工,這種差異在成熟的理論中便大為減少,從而具有其他亞文化所不具有的普遍性。也就是說,科學文化在各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是共同的,能為每一個樂于分享它的個人和群體所共享。
?。ㄆ撸┛茖W文化具有自主性、主動性和非歷史性。科學文化之所以自主性強,是因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和結果較少受文化與境的影響,也是因為科學強固的內在邏輯引導科學自主發(fā)展。這種自主性決定了科學文化的主動性:對其他文化影響較大,而本身受其他文化的影響則相對較小。這樣一來,歷史中的科學的某種非歷史性,顯然是由科學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引起的,當然也與經(jīng)驗事實的穩(wěn)定性有關。
?。ò耍┛茖W文化是見解和詮釋多元化的競技場,是爭論和辯駁制度化的語境??茖W爭論使用的語言是在正式科學交流中的有節(jié)制的、沒有感情色彩的語言,許多傳統(tǒng)的駁斥模式——諸如對個人的惡毒攻擊、譴責卑鄙的動機、訴諸權威、演戲般的講演等——在科學中極少公開使用。否則,它們會被認為是病態(tài)的,而且?guī)缀蹩隙ú粫a(chǎn)生預期的效果??茖W發(fā)展伴隨著科學觀念的局部調整,科學革命是科學觀念急劇而根本的改造。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學派擁有各自的科學觀念(也可以廣而言之稱其為范式),即不同的理論實在和認識框架等,見解和詮釋的多元化蓋源于此。對于科學理論的評價和取舍既有外部的確認,又有內在的完美,但前者更為根本。
?。ň牛┛煽啃裕纯尚判裕┑穆曌u在科學文化中是首要的個人資產(chǎn),同行評議是科學文化的關鍵制度。齊曼揭示,這份資產(chǎn)作為長期的物質資助和社會尊重的來源如此寶貴,以至于科學家不會冒險求取短期收益。在科學家的教育以及他們從事研究的學徒生涯中,這是被大力強調的,并且被諸如同行評議之類的許多社會實踐所強化。他還特別指出,同行評議是科學文化的關鍵制度。身處科學文化氛圍中的科學家,相當多的人并不把權力和金錢放在第一位,也不投機取巧以獲取立竿見影之效,而是看重自己的學術聲譽和道德聲譽,追求長遠的、意義比較重大的科學目標。求實的和嚴格的同行評議制度,也使科學共同體的成員較少仰賴長官和權威,而把個人信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ㄊ┛茖W文化具有某些倫理道德的蘊涵,尤其是誠實第一??茖W文化主要是知識體系及其伴隨物和衍生物,并不是倫理道德體系,但是它也蘊涵某些不成文的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其中最重要的是誠實。如果科學家在做實驗和寫論文時弄虛作假或抄襲剽竊,他就會被從科學界清除出去。與誠實原則相關的還有另一個原則,就是不要把威脅作為迫使別人改變觀點的手段。要別人改變觀點應該擺事實,講道理,憑證據(jù),以理服人。
?。ㄊ唬┛茖W文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有機的、生物的現(xiàn)象。馬赫早就認為,科學無論就其起源、目的而言,還是就其行為、進化而言,都是一種類似生物的、有機的現(xiàn)象。他說:“我們的整個科學生活在我們看來好像只不過是我們有機體發(fā)展的一個方面”,“我們在科學領域中的行為一般而言只不過是我們在有機體生活中的行為的副本”,“科學顯然是從生物的和文化的發(fā)展中成長起來的”。辛普森沿著這條思想進路進一步強調:科學中的所有系統(tǒng)具有類似生物的組分。文化本來就是生物現(xiàn)象,科學作為文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生物現(xiàn)象。
?。ㄊ┛茖W文化的發(fā)展是在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理想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多元張力中為自己開辟道路的。我在1980年代中期曾經(jīng)論述過,科學是在經(jīng)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張力中成長起來的。其次,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科學研究的結果必須與經(jīng)驗事實符合或對應,這就決定了科學的客觀性——沖淡為“主體間性”的客觀性也是客觀性的一種形式——是不可抹殺的。但是,科學概念又是思維的自由創(chuàng)造和理智的自由發(fā)明,科學的基礎也具有某種虛構的特征。這就形成了科學文化中的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的張力,關鍵是如何在二者之間維持正確的比例和微妙的平衡。
(作者:李醒民,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